2016年7月15日11點20分,我國自行設計研制、全面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兩列中國標準動車組“金鳳凰”和“藍海豚”以超過420公里的時速在鄭徐線上交會而過,相對速度超過840公里。交會全程不到兩秒,相當于乘客一秒“飛”了117米,這是世界上首次利用擬運營動車組進行該試驗。
全面掌握高鐵核心技術
此次中國標準動車組在鄭徐高鐵上進行的綜合試驗,成功獲取了中國標準動車組運行能耗數據、振動噪聲特性,探索了時速400公里及以上高速鐵路系統(tǒng)關鍵技術參數變化規(guī)律,為深化我國高速鐵路輪軌關系、弓網關系、空氣動力學等理論研究和高速鐵路核心技術攻關、運營管理提供了有力技術支撐。
此次試驗進一步驗證了中國標準動車組整體技術性能,特別是首次實現了動車組牽引、制動、網絡控制系統(tǒng)的全面自主化,表明中國具備設計制造滿足世界各國不同需求動車組的能力。這一試驗的成功,標志著我國已全面掌握高速鐵路核心技術,高鐵動車組技術實現全面自主化,中國高鐵總體技術水平躋身世界先進行列,部分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對于打造中國標準動車組品牌,助力中國高鐵“走出去”,具有重要意義。
中車時代電氣提供“心臟”等八大子系統(tǒng)
“藍海豚”中國標準動車組車上裝載著中車時代電氣研制并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主輔一體牽引變流器、網絡控制系統(tǒng)、顯示器、充電機、無線數據傳輸裝置、軸溫實時監(jiān)控系統(tǒng)、轉向架失穩(wěn)監(jiān)測裝置等八大子系統(tǒng)。
其中,由主輔一體牽引變流器和網絡控制系統(tǒng)是最核心部件,被稱為動車組的“心臟”和“大腦”。牽引變流器是為動車組提供動力的“心臟”,網絡控制系統(tǒng)是動車組運行控制的“大腦”。
這些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子系統(tǒng)在高速動車組領域裝車,為“高鐵出口”戰(zhàn)略的實施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